在臨床中常常聽人說中醫不僅能治標還能治本,而西醫主要是以治標為主,這的確是一種正確的說法,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為什麼中醫可以治療疾病的根本。這其實和中醫的治療理念以及治療方法有一定的關係,了解中醫能夠根治疾病的原因才能更加準確的選擇中醫治療。
中醫為什麼能夠治本?
1、中醫藥物選擇特殊
中醫針對各種藥物的選擇是比較特殊的,這是因為自古以來中醫用來治療疾病的藥物主要就是中藥,而中藥則是取自於天然的植物動物或者是礦物,因此中藥常常也被稱作本草。這些都是天然的物質,並不會進行過度的加工,因此就可以保證使用起來的安全性,而且對於人體來說,各種天然的物質也更加能夠對身體起到調節作用。
2、中醫理念不同
中醫的理念與西醫是完全不同的,主要是因為中醫認為人和萬物都得天地一氣而生,所以人就可以通過自然界的各種物質來補充自己身體所需,起到調節的作用。因此大部分的草木其實對於中醫來說都是可以入藥的。並非像西醫一樣,一定要提取一部分物質作為針對性治療的藥物。
3、中醫辨別疾病的方法不一樣
中醫辨別疾病的方法也是較為特殊的,一般在診斷疾病的時候,中醫講究四診合參,主要就是以望聞問切為主,而且在中醫辨別疾病之後,還需要明確疾病的證型和分類,否則無法針對性的治療疾病。所以客觀來講,中醫對疾病的分化比西醫要更加細致,所以就在治療的過程中就更加有效。
4、中醫的整體觀念
整體觀念是中醫的一個基礎認知,主要是中醫認為人的內部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係統,所以在治療的時候是將人體作為一個大的調節範圍和環境來看待,因此調節的時候就是綜合性的條件並不存在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的情況。因此在治療之後,患者身體的多個問題都能得到改善,一般就更有利於控製。
5、中醫的治療也可以養生
中醫治療可以養生這一方麵,對於患者來說也是有著相當大的幫助的,這是因為中醫的治療方法與養生的理念是相通的,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就可以對患者的身體進行調整和保養,讓身體保持較好的狀態。所以患者在通過治療之後,往往就能夠根治其病。
中醫之所以能夠根治疾病,就和中醫本身存在的理念有著密切聯係,一般通過中醫治療之後,患者的症狀都會有明顯的好轉,並且身體狀態也能夠更長時間的得到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