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調食物時怎能缺少食用油,能讓食物變得香噴噴的,也能為身體提供脂肪,提升食欲。市麵上的食用油有好多種,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橄欖油以及芝麻油等。質量好的食用油不僅增加菜的香味,而且能讓食物更加有味道,有助於身體健康。
哪些油是健康的食用油?
1、特級初榨橄欖油
該油中不僅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和綠原酸,而且也含有維生素E、植物甾醇、木酚素以及角鯊烯等。單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控製血脂和血壓,維持心腦血管健康。特級初榨橄欖油的煙點低,烹調溫度大於120℃就會使得大量營養物質流失,因此不能采取高溫方式烹調,如燒烤、油炸或油煎等,以免破壞其風味和營養價值。該油一般用於溫拌、涼拌、短時間蒸菜,能最大程度保留其中的營養成分。
2、芝麻油
芝麻油香氣撲鼻,對健康大有裨益。其中含有木酚素,能促進脂肪酸B氧化,對抗衰老,輔助降低血壓和血脂,保護肝髒健康,調節免疫力;其中也含有維生素E,能降低壞膽固醇水平,保護心血管,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也能達到潤滑效果,緩解聲音嘶啞和慢性咽喉炎,有助於潤腸通便;芝麻油中也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易於消化吸收,散發出獨特的香氣,刺激食欲,促進營養物質吸收利用。芝麻油一般用於涼拌菜、湯或炒菜中,能提升菜的味道。不過,膽囊炎、胰腺炎、高脂血症者應少吃芝麻油;腹瀉和脾虛者禁吃。
3、牛油果油
該油的脂肪酸結構跟橄欖油差不多,同樣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和角鯊烯,同時也含有植物甾醇以及維生素E,能幫助降血脂,防止血栓生成,保護心腦血管健康。牛油果油中也含有葉黃素和葉綠素,能保護肝髒和視力,減輕視力疲勞,適合長期用眼者。初榨的該油可製作蔬菜沙拉、溫拌菜肴或蒸海鮮,但易過敏者、肥胖者不能吃牛油果油。
溫馨提示
盡量選擇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植物油,同時需掌握好量,成年人每日食用油攝入量約25~30克,每隔一段時間應換一次食用油種類,不能單獨吃一種。還需控製食用油加熱溫度,不能等到冒煙時再放菜,也不能高溫煎炸或燒烤食物,這樣能減少油脂氧化,避免產生大量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