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名10歲的“可疑吸入異物”的患兒。該患兒在玩耍時不慎吸入圖釘,導致呼吸困難、咯血。外院胸部CT示左主支氣管內長條狀致密影,追問病史,考慮存在氣道損傷及肺出血可能,當地醫院無法處理,慕名來南方醫院就診。
就診後,完善胸部增強CT檢查排除了釘子紮入動脈的情況,經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麻醉手術中心、胸外科、介入科等多學科討論,決定於我院呼吸內鏡室急診經支氣管鏡行氣道困難異物取出術。考慮患者年齡小、手術風險較大,我院正在休假的介入呼吸病學亞專科主任劉來昱聽取了病情彙報後立即趕回醫院參與討論和手術。
下午,麻醉疼痛科的雷少慧醫師給患兒實施了高難度的靜脈麻醉,既要充分鎮靜防止突然的咳嗽造成釘子刺破氣道,又要防止呼吸抑製導致窒息。麻醉成功後,經口進鏡順利到達左主支氣管開口,發現一類釘子已經劃傷氣道黏膜,周圍氣道黏膜水腫充血,嚐試了不同的鉗子和套紮器,終於抓住釘子,而釘子形狀不規則且銳利,非常容易再次損傷氣管,在手術護士配合下,劉來昱主任醫師穩穩套住釘子尖端,通過不斷的旋轉角度,使釘子長軸與氣道長軸始終保持一致,最終順利將釘子取出而沒有造成氣道的二次傷害,頓時手術室內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術後次日,患兒未訴明顯不適,順利出院。孩子父母為表達謝意,給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送來了一麵錦旗。
氣管支氣管異物小科普
氣管支氣管異物是兒童常見的急重症之一。該病起病急、病情重,甚至可危及生命。盡早診斷和取出異物是減少並發症和降低病死率的關鍵。在我國,氣管支氣管異物占0~14歲兒童意外傷害的7.9%~18.1%,約80%的患兒好發年齡在1~3歲,其中絕大多數為外源性異物,而異物位置根據其大小也有不同。
氣管支氣管異物導致咳嗽、呼吸困難、發熱、咯血等多種症狀。因此,診斷主要根據異物吸入病史及相關症狀,輔以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確診。而支氣管鏡檢查為診斷氣管支氣管異物的金標準之一,可直接明確診斷並了解異物大小、形態、性狀及所處位置,並且能直視下安全取出異物。
尤其是3歲以下患兒磨牙未萌出時,咀嚼功能不完善,喜歡口含食物,當大哭大笑時更易造成誤吸,請大家看護好寶寶,避免異物卡入氣管、支氣管,如有食用花生、瓜子等各類堅果時,出現大哭大笑、嗆咳、反複咳嗽時,請及時就診。一旦發生異物吸入則應迅速將患兒送至有條件取氣管異物的醫院。途中注意盡量減少各種刺激,避免患兒哭鬧、咳嗽,保持安靜。